信息來源:電氣與信息(交通)學院 日期:23.07.08 瀏覽次數:1657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發揚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增強宗旨意識,提升黨性修養,7月4日至6日,電氣與信息(交通)學院黨總支組織黨員干部赴徐州開展“銘囑托鑄忠誠強動力”主題黨日活動。
第一站淮海戰役紀念館內,黨員們認真聆聽了講解員對淮海戰役歷史的講解,仔細觀看了珍貴歷史資料、圖像、雕像和革命文物,重溫那段血與火交織的歷史,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了淮海戰役的歷史進程和偉大勝利,深刻感受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軍隊為人民而戰的情懷和勇氣,革命先烈不怕犧牲、不畏艱險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和百折不屈的奮斗精神。
第二站黨員們參觀了徐州區域內規模最大、內涵最豐富、兩漢遺風最濃郁的漢文化保護基地。處于漢文化基地核心區的獅子山楚王陵,是西漢早期分封在徐州的第三代楚王劉戊的陵墓。墓中出土金、銀、銅、鐵、玉、陶等各類珍貴文物二千余件套,其中包括目前國內出土的一件玉片數量最多、質量最好的金縷玉衣、鑲玉漆棺、玉卮、金腰帶扣等,工藝精絕、令人嘆為觀止。該基地囊括了被稱為“漢代三絕”的漢墓、漢兵馬俑和漢畫像石,集中展現了兩漢文化精髓。
最后黨員們來到了徐州博物館,該博物館坐落于風景秀麗的云龍山北麓,是徐州市人民政府在清朝乾隆皇帝南巡時行宮舊址上建立起來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展館里陳列著各種銅器、金銀器、玉器和陶石器,每一件物品都有其獨特的氣質,更加體現了徐州作為兩漢發源地濃厚的文化底蘊。
通過此次黨日活動,黨員干部們重溫了革命歷史,深刻感悟了淮海戰役精神,感受了漢文化,增強了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大家紛紛表示,要繼承革命事業光榮傳統,秉承革命先烈堅定信仰和不怕困難、敢于犧牲的革命精神,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要將革命優良傳統融入今后的工作、生活和學習中,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增強服務師生的意識和能力,立足崗位,扎實工作,努力為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王輝;責編:任婷婷)